春暖花开之际,在2025年3月9日至15日,我们将迎来第十八个世界青光眼周,今年的主题是:“AI协同护航,共防青光眼盲”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引发不可逆性致盲的首要病因。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增加以及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,青光眼的患病人数逐年上升。 据《中国青光眼指南(2020)》显示,我国青光眼患者人数已达2180万,约占全球患者总量的1/5。其中因青光眼疾病致盲的人数达567万 [1]。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3.05%,居世界首位,青光眼防控形势的严峻,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[2]。 视神经作为连接我们与世界感知的纽带,负责将视觉信号从眼睛传递到大脑。然而,青光眼患者的视神经纤维正遭受不可逆的损伤,最终导致功能丧失。青光眼通过损害视神经纤维逐步侵蚀视野,早期症状隐匿如“温水煮蛙”不易察觉。随着视神经节细胞的持续凋亡,患者视野从周边向中心收缩,最终仅剩“管状视野”甚至全盲。 这几类人需每年筛查! 1、年龄>40岁:患病风险随年龄增长递增。
2、家族史:直系亲属患病者风险增加68倍。
3、高度近视(>600度)或远视:眼球结构异常易致眼压升高。
4、长期用激素、糖尿病、高血压患者:疾病或药物可能诱发青光眼。
参考文献:
1.Quigley, A H .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glaucoma worldwide in 2010 and 2020[J]. Br J Ophthalmol, 2006, 90(3): 262-267
2.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,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青光眼学组. 中国青光眼指南(2020年)